团委
当前位置
> 首页 > 正文
我与龙泉相见欢 一方瓷的24小时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年08月14日 11:17

高岭土的泥与朱砂胎的不期而遇,在塑烧的烈火下交融成瓷胚。出窑后用紫金土的釉妆点原本单调的胎色,在精准温控下的成品烧制中,釉色通透地浸染,薄胎厚釉,流光溢彩,这便是一方瓷的24小时。

今天是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整个社会实践将在今天的行程后全部结束。观一座城,触动人最深的便是她的大街小巷,5天的时间并不足够让我们深入龙泉的底蕴,去了解青瓷之于丽水、之于龙泉人的积淀,但老旧的瓷厂、林立的烟囱、家家门前摆放的各式瓷具,甚至是土菜馆里代替消毒餐具的瓷碗瓷碟,就像古板公文中夹带的美丽语句,惊喜了想要体会这淳朴瓷器小镇的我们。

龙泉青瓷在现代化浪潮下仍保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离不开龙泉人对瓷器文化的钟爱与传承。在龙泉青瓷市场大唐瓷器的齐先生与我们团队的交流中,他以自身从小与青瓷文化接触的三十年的经验和阅历为我们划了一条青瓷发展的时间线,从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提出恢复龙泉青瓷生产开始,现代的龙泉青瓷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发展的时期,并在改革开放后高速发展。齐先生还为我们展示了古代龙窑烧制的瓷器样品,在与现代青瓷比较中,生动地阐释釉色与器型的鉴别方式,以及一系列陶土成瓷过程中容易造成产品问题的原因。

最后,负责人先生为我们展示了两件国家级艺术大师夏侯文先生和徐朝兴先生的瓷器作品。整个交流过程中负责人先生体现出的匠人情怀令人印象深刻,也为我们此次探寻青瓷之美的旅途划上了完满的句号。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龙泉青瓷从历史中向我们走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凤凰涅槃。以后,它必将用它那流光溢彩的釉色继续映照中华民族延绵不息、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 上一篇文章: 致电气新生家长:共同努力,放飞梦想
  • 下一篇文章: 【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六载,微粒星光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