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泉青瓷在瓷器工艺领域中独树一帜,被誉为瓷中至尊,被尊为青瓷皇冠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今日的目的地为龙泉青瓷博物馆。
龙泉青瓷博物馆分为两层,一层展示历代青瓷遗作,二层则为当代名家之作。踏入序厅,走过龙泉境内窑址分布图,我们便也随之进入了青瓷兴衰起伏的那些年代。
首先,我们来到了“青瓷的记忆”展示厅。龙泉青瓷始烧于三国两晋,兴于北宋,于南宋达到鼎盛,以瓷质细腻、色泽青翠晶莹、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秀丽著称于世。五代初期,龙泉青瓷初创,是以生活用瓷为主;到南宋时期定都临安,龙泉青瓷结合南北制瓷技艺,成功烧制出粉青与梅子青的釉色,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巅峰。时至清代,由于大量青花瓷的出现,青瓷发展式微,龙泉窑厂所剩无几,产品胎型粗厚而釉色灰黄。
接着我们看到了传说中的“关怀瓷”。1957年,周总理做出“抓紧恢复祖国历史名窑,首先恢复龙泉窑”的指示,濒临灭亡的龙泉青瓷如同浴火凤凰,涅槃重生,一步步走向中兴,成为国家专用礼品,成为收藏界追捧的新贵。
导游告诉我们:龙泉青瓷有哥窑与弟窑之分,“古宋龙泉窑器,温州土细质厚,色若葱翠,妙者与官窑争艳,但少纹片紫骨铁足耳。哥窑多断纹,名曰圾碎,更见重于世……”。哥窑釉面开片,黑胎厚釉,有“紫口铁足”的美称;弟窑白胎厚釉,光泽柔和,犹如美玉,正谓“叩其声,铿铿如金;视其色,温温如玉。”这就是龙泉最有特色的哥窑与弟窑。
五天的深入使得我们一行人对青瓷的感悟颇多。独特的青瓷文化个性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断映衬着人类进步的足迹,传承着人类智慧和文化意蕴,是人类的另一种生命符号。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促进,我们坚信通过进一步了解、整理、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寻找到更多的时代精神资源和文化个性元素,从而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