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如玉、清脆韵致、明滑透亮,青瓷以其独特的身姿旖丽于世。“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它们曾是一抔黄土,巧手制作,烈火烧制,才最终呈现这独守一隅的宁静和内敛,清凉而恣意。今天,我们起早去青瓷研究所参观,龙泉青瓷研究所成立于60年代初,是龙泉县政府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恢复龙泉青瓷生产的批示,在上垟龙泉瓷厂集中龙泉民间最好的青瓷老人,成立“龙泉青瓷仿古小组”,此即龙泉青瓷研究所前身。青瓷之美和龙泉这片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紧接着我们来到祖先烧制青瓷的地方——龙窑。龙窑又称长窑,是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设,以斜卧似龙而得名。“曾芹记”龙窑是龙泉著名的百年龙窑之一。它始建于清代,已经具有170多年的历史。龙窑的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个部分,瓷质的历史镶嵌在长长的龙窑上
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杂柴、松枝等植物为燃料,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加上此种窑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
南宋的光阴,没有汽车鸣笛,没有城市中的钢筋水泥,只有山岭中的驿站,石子路上散落的瓷片。当年的老艺人已经基本不在,而当初的学徒已成中流砥柱,成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当我们来到工匠们的工作场所时,正看到章生一、章生二哥弟俩繁复的身影。
那青瓷静置在木栏一隅,与阳光为邻。那些金红色光亮的古窑是一首首土与火碰撞的壮歌,那些深埋在地下的古窑遗址就是一部部翻不动的历史,向人们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