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调解工作室”的创办者——杨光照,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人生理念,从革命军人到人民警察走过了四十三个春秋,扎根基层,立足本职。2010年8月脱下警服换上便服的老杨同志退休不退志,现在担任着浙江省诸暨市关爱团副团长,始终把关爱工作放在心上,坚持深化与应用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核心之本的“枫桥经验”的人本理念,始终坚持“思想上热爱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的群众工作理念,奋战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的一线。
24年的从警经历中,老杨曾在交警大队工作过三年,每年处理主要是交通事故引起的纠纷就有2000多起主,而在派出所则多为治安引起的民间纠纷,二十多年的工作大概处理过2000多起,,光工作日记就记了70多本。在基层社区警务中,老杨充分运用了“勤、帮、靠、快、公、活”的六字群众工作法,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化解矛盾。
“在派出所平时遇到主要是民间纠纷引起的治安事件。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矛盾也在发生着转变,从以前的土地纠纷到现在的经济纠纷。人民保护自我权益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老杨也提到比较难调解的事件反而是一些很小的纠纷,有时因为一口水井,门前一小段路,土地的使用权,围墙的高低。由于一些历史根源,好几代人积累,土地,兄弟之间,而引起的纠纷矛盾是需要好几个部门共同参与解决的。“调解要讲证据,我们常常要到现场去了解真实情况,实事求是,依法公正,用道理说服。”
中国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人民,这句话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也正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让“老杨”坚持调解工作那么多年。“作为我们调解工作人员来说,积极化解民间纠纷,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义务,尽可能在矛盾刚开始的时候就结局,依靠群众化解群众矛盾,使群众的生活更加信服。”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所以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老杨”也特别关注。在平日生活中,老杨等人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主,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六不一记,不记账,不进档,不咎往,不嫌弃,不冷落,不歧视的“六不”育人理念。让学生感受社会和家庭的温暖。多考虑青少年的成长,引导他们走正确的途径,有好的人生观。加强他们对法律的了解。帮助教育改善使部分人重新走上正确道路,走上社会重新表现优秀的自己。鼓励参加义务劳动。用事理说教。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十三五”时期,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制度的不断完善,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益”这就是作为一名调解工作人员的最希望看到的。
“老杨”说他的梦想就是人人讲法,人人用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用法律规范自身的行为,用法律管理国家,这不仅仅是个梦想,这也是必须实现的。矛盾少,治安好,共同富裕,国家平安;规范网络运作;减少负面消息的影响;发展中碰撞出矛盾。我们不怕矛盾,怕的是没有人去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