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16时00分,汉语国际教育论坛第35讲在浙江科技学院政务新媒体研究院学术报告厅(A3-211)举行。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院长、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主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周小兵应邀作了题为《问题导向与作文》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周小兵教授就点明了本次讲座的核心:没有问题导向的论文不是好论文。他以丰富的中外硕士生论文为例,从问题导向、选题来源、选题原则、选题凝练这四个方面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研究生在写论文的时候应注意的问题,周小兵教授用凝练的语言向同学们传递着写论文的经验。

在问题导向这一方面,周小兵教授认为至少要包括四个内容:选题、材料、方法和成果。选题上要找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际存在的问题,而材料方面要围绕实际问题,搜集真实有用的材料,运用的方法应该是不同的理论模式方法手段,他明确提出论文要解决部分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行业问题,促进行业发展,并杜绝一切空谈。而在选题来源上周小兵教授提出研究者可在国际学校、海外中小学教学、在课堂、教学管理、教材使用和改编、跨文化活动策划与实施等实践活动中挖掘、发现问题,看能否形成有价值的论文选题。与此同时,他提出切忌只从文献中、理论中找问题的理论。周小兵教授还提出研究者的选题原则首先应该遵循实用性,如:选题是不是这个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解决它是否能推进汉语教学?同时专业性、创新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论文是否有创新性,选题的创新性是最重要的。而可行性是论文后续工作完成的一个保障。在选题方法上周小兵教授指出要缩小研究课题范围与聚焦,他以“谁?什么?如何?”这三个方面出发,指出要缩小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并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研究手段,简而言之就是选题凝练。研究的问题要可以分成若干个有逻辑关系的小问题,他要求同学们考察选题与理论、假说、模式、方法的关系并研读相关文献。周小兵教授还强调探索性研究也是必要的,即材料的探索性收集和对部分材料进行探索性研究。

最后一部分,周小兵教授向同学们推荐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等参考书目,希望对同学们的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周小兵教授生动有趣的讲解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互动环节中,针对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和提问,周小兵教授一一回答,耐心而又细致。周小兵教授在讲座中的真知灼见令与会的所有师生热血沸腾,意犹未尽。